10月18日,校庆日,嘉院102岁的生日,虽说庆典没有像百岁生日那样盛大,但还是有新鲜玩意儿,那是啥?没错,“嘉”里大肉,此肉是何肉?通俗点讲,就是有嘉兴学院记忆的嘉兴学院味道的红烧大肉!

红烧肉学名东坡肉,是江南地区特色传统名菜。元丰三年,苏东坡贬谪湖北黄冈,当地猪多肉贱,东坡作《食猪肉诗》云:“黄州好猪肉,价贱等粪土。富者不肯吃,贫者不解煮。慢着火,少着水,火候足时他自美。每日起来打一碗,饱得自家君莫管。” 东坡在杭州任职期间,为人民排忧解难,深受爱戴。听说东坡爱吃猪肉,大家就抬猪担酒来给他拜年,苏轼收到后,便指点家人将肉切成方块,烧得红酥酥的,然后分送给参加疏浚西湖的民工们吃,大家吃后无不称奇,把他送来的肉都亲切地称为“东坡肉”。东坡肉由来已久,如今已成为家喻户晓的江南名菜。而在上世纪的中国,这肉可不是家家户户能吃得到的。

曾经,对他们来说吃肉是一件多么奢侈的事。据一位70后的校友描述,在他们那个年代,上学时能吃上肉是一件比较奢侈的事。最初对在校吃肉的印象是学校食堂的肉卷,每次路过食堂都特别想吃,冬天起床最大的动力就是肉卷。食堂的梅菜烧肉也令她印象深刻,每个月能吃上一次就很开心。好不容易下定决心吃肉的时候,她是这样想的:午餐就是这块肉了,米饭也不用打了,今天吃完明天开始白粥、咸菜、米饭、麻婆豆腐。但是这块肉要不要分给室友呢,不分会显得小气,分了就会僧多肉少,仔细琢磨后还是决定留三分之一给室友尝尝。吃的时候感觉又太少了,很想一口吃个痛快,又怕别人会投来异样的眼光。同样的肉现在吃起来却没了当时那种纯粹的快乐。
她至今还记得当年学校食堂免费加菜,其中就有这道红烧肉,不管过去多少年,她仍记得当时那块肉入口时的齿颊留香,那种满足,那种集体生活的温暖。
10月18日,嘉院校庆日,嘉院食堂为所有师生和回母校的校友们,精心制作了一份“嘉”里大肉。人手一张餐券,免费享受一份“嘉”里大肉,重温“嘉”的记忆,留住“嘉”的味道。
后勤服务集团采购供应部:努力做好“嘉”里大肉原材料的采购工作
为了确保校庆期间“嘉”里大肉的顺利供应,饮食采购组员工提前和肉类原料供应商进行协调,制订了详细的采购计划,严格要求每一块“嘉”里大肉原材料的品质质量,确保师生、员工及校友吃到新鲜安全的放心肉。
后勤服务集团饮食服务公司:精心掌勺,烹饪最美味的“嘉”里大肉
饮食服务公司经理向我们详细讲解了这份大肉精细的制作过程,食堂工作人员精选五花肉食材,经过近十道工序,把每一份大肉,尽心尽力做成同样的味道。
希望这样的一块肉,可以成为全校师生对嘉院的一种记忆。相信在多年以后,不管是今年刚刚入学的大一少年们,还是即将奔向四海的大四学子们,在记忆深处,都会一直存在着这么一份用心、精致、熟悉的嘉院味道!